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。
文章于 2022年8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被用户删除
写在前面
先给大家看我最近和几个朋友的聊天记录:
这大概就是你们常说的,逢人安利,我也确实喜欢这部剧到不行,比今年看过的所有大陆国产剧,都让我感觉舒服。
看得越来越手痒,越来越想写,想夸。
《小敏家》
第一集有一场戏很戳中我,在说故事之前想先提一下。
这场戏的前情是,小敏(周迅饰)年轻时便离异,选择独自来到北京打拼。多年后,适逢高考,儿子来北京找许久没见过的妈妈。
入夜后,母子二人在阳台窗口闲聊,导演选了一个在阳台之外的机位。二人的背后,是小敏的妈妈素敏从老家江西带来的腊肉。
导演这里还切了一个二人的背影。
因为窗户很小,这是儿子来到北京后第一次和妈妈亲昵靠近,背影把这种靠近放大,配合左边的腊肉香肠,一股温馨和酸楚夹杂的家庭况味被悄悄托出。
而且,整场戏的对话都很日常,很平淡,但却非常动人。
比如,二人还聊起往事,儿子提到爸爸还是喝酒,小敏没接话,只是摸了摸儿子的侧脸。
连收尾也是——
“睡觉了。”
“好。”
小敏关上了窗户,倒映在窗户玻璃上的,是北京的万家灯火。
一 舒服的台词和细节
这部剧不管是在宣传营销上,还是观众的观感上,大家都会用到一个词。
生活流。
这个词很准,也是我喜欢这部剧的最大原因之一。 所以,在解读这部剧的主题之前,我想先跟大家聊聊,这种感觉到底是在这部剧的哪些犄角旮旯里弥漫出来的。
我还是拿一场戏来说,吃饭戏。
全家来北京团聚后吃的第一顿饭,吃烤鸭,落座后的10秒里,像是一幅画一样,动点透视,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,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“信息量”。 妹妹小捷负责说唯一一句推动叙事的台词:“服务员,点餐”,引出下一场关于谁来点的新对话。
而小敏在给自己手喷酒精,擦手,洗碗筷,对应她洁癖的医生人设。
儿子则在把手里的炸糕递给素敏,素敏非常轻声地说,外婆不吃。
最后,以小敏埋怨小捷“你能不能点点蔬菜?”,素敏唠叨“少点一点”来收尾。
整一串下来,除了小捷的那句台词以外,其他的都和下一场戏完全无关,素敏那一声不吃,甚至没有字幕观众是根本听不到的。
但这些根本不会让你觉得是废戏,因为它们都是像我们生活中的场景一样,是同时发生着,交织着的。
他们在生活,而不是在拍戏。
上面这是一种方式,这部剧还用了一种方式去制造生活感,就是不要让剧本中出现过多“正式的对话”。
什么叫正式的对话? 就是我们的国产剧特别喜欢让角色任何对话都带着极强的目的性,像是要参加面试一样,专程而非自然地去产生一段对话,只对话和等待接话,别的什么事情都不做。
但是《小敏家》里没有这种目的性,所有人都是一边做什么特别日常的事情,一边就把信息量带出来给观众了。
我举一个例子,有一幕是小敏家里的安全套,被素敏偶然发现。
按理说这是最重头、最具有冲突感的戏了,但我们来看《小敏家》是怎么拍的。
素敏本身要进来问小敏家里蚝油在哪,结果遇上了在藏安全套的小敏,小敏一边用“你就不要细问了”去搪塞,一边不忘记问“妈你刚刚要进来问我什么来着?”
“哦,我问你们家蚝油在哪啊?”
“耗油在冰箱啊。”
“蚝油要放冰箱啊?”
“你们家蚝油不放冰箱啊?”
“我们家蚝油从来不放冰箱啊。”
这个冲突点,就这样在一个蚝油要不要放冰箱的对话里被带过去了,日常消解掉了狗血和“正式感”。
人物逻辑上也给了小敏重新藏安全套的契口,后面的这次藏也很细节。
她把安全套盒子拆了,不然体积太大很多地方不好藏,包装袋也不能扔垃圾桶,太明显,要揣在兜里下楼扔。
日常对话,成为兜住所有重场戏的网兜子,生活感自然也是无处不在了。 二
它其实是一部女性剧 再来说这部剧想表达的主题。
剧名叫《小敏家》,听起来它像是一部家庭剧,看起来也像是一部家庭剧,都是围绕刘小敏一家展开的,落的定语也是“家”字。
但其实,家庭只是它的表面,本质上它是一部女性剧,片名里最重要的也不是“家”,而是“小敏”。
为什么说它是一部女性剧呢?
我们注意第一集开场的第五分钟,画面不是任何角色的台词,而是一段车里的电台广播。
主持人在讨论这两年叫妇女节为女王节的争议话题,最后告诉我们,其实大家应该尊重它原本的名字,妇女并不是贬义词。
这些话也与人物行为、台词没有任何的关系,这些词被说出来的时候,陈卓正送女儿去前妻那里过生日,他们聊的也不是这个话题。
但它不是一个废笔,而是《小敏家》想在一开始告诉我们它要表达的东西,就是这个年龄的女性在生活里所背负的社会束缚与枷锁。
所以,编剧、导演对人物的塑造,包括周迅的演绎,都给到了小敏一个非典型的中年女性形象。
比如,第一集一开场就展现出小敏的工作能力,冷静而又干练。
第二集里,导演还特意拍了小敏对着镜子化妆的场景,配上舒缓的音乐、柔和的光线,整体的视听都在传递出中年女性之美。
第三集,小敏和小捷、素敏,三个人依偎在一起的那场戏,更是奠定了这是一部女性剧的基调。
在这个时候,她们三个人都离婚了,在饭桌上聊母亲对孩子的付出,聊离婚的理由、对待婚姻的态度等。
小敏在北京一番打拼下,成了知名医院的产科主任护士。现在反过来再去想,她有些后悔当年没带着儿子一起离开,也在学习着该如何去做一名母亲。
小捷闪婚也闪离,因为前夫是妈宝,婆婆整天催着她生孩子,而妹妹不想成为他们家传宗接代的工具。
她更看重自身的需求,表示自己以后也不结婚了,自己一个人过也挺自在的。
素敏的想法比两个女儿要复杂,她既有着传统的一面,比如当年让小敏嫁给厂长的儿子金波。
但又有着现代性的一面,素敏自己很早就离异了,放在离婚率极低的当年,这个行为还挺“另类”的,同时她对婚姻的态度也很包容,认为婚姻看的是合不合适。
这场戏也可以直接拿来提炼出这部剧的主题,或者说想讨论的东西,婚姻制度与女性的关系。
其中,最为显像的必然是亲子关系,女性在其中的身份是一名母亲。
它讨论的方式也很新,很巧妙—— 通过一场小敏和儿子因为高考问题而争吵的戏,去探讨女性在婚姻制度里成为母亲后,是否需要为孩子做出让步和牺牲。 小敏不愿意给过去闹翻了的闺蜜打电话,她代表着小敏不想面对的过去,并且她是男友的前妻。
这事对小敏来说是很大的牺牲,但为了儿子,她犹豫再三,还是给前闺蜜发了一条微信,这是小敏做出的让步。
儿子却质问小敏,为什么外婆可以打电话,她却不愿意为了他的前途而去打电话。
在当下对母亲的道德枷锁看来,小敏的做法会被看作“不正确”,但编剧和导演还是让她做出这样的选择。
而这恰恰是这部剧希望我们去思考的地方,小敏是不是真的有义务,必须要去打这个电话。 这个电话只是一个温柔的引导,它可以是母亲为孩子做的任何事,那么,母亲到底能不能更多地去考虑自己,而不是去为孩子牺牲呢? 对此,《小敏家》也没有给到要给明确的答案,而是以母子俩的互相道歉,找个时间好好沟通来画下一个句号,让我们自己去考虑这个问题。
三 我们到底要不要结婚 再聊回前面提到的离婚这件事。 你会发现,离婚是小敏、小捷和素敏三个人之间的一个共性,这种共性是编剧刻意而为之的。 你会发现她们三人都有一个特别“理想化”的共同点,就是对离婚异常包容。
那编剧想用这个共同点来表达什么呢? 想给我们看,一个女人将个体的欲望放到婚姻制度的前面是什么样。 只有在这个前提下,我们才能真正平等地去考虑我们到底要不要结婚、为什么要结婚的问题,它才不会成为一个社会给予的答案。
而是自己给自己的答案。
对于个体欲望的呈现,编剧写得也很好,就是用了那个安全套。
小敏的安全套被发现这事,在小敏、素敏和小捷三个人之间,来回地打转。
素敏是一个包容的态度,问小敏:“有男朋友了? 见小敏否认,素敏就调侃道:“没有,你这是干什么用的”,还说母女俩没什么是不能说的。 小捷更是不以为意,直接说:“单身女性有点那种生活,不是挺正常的吗?”
三个人在聊性的这个话题上,全程没有男性的参与,很轻松,也很自在。
这是一个很小的插曲,但是却是个体欲望被置于婚姻制度之前的一个最佳典例。 而对于婚姻制度的双面性,编剧也通过小敏和陈卓的感情线来涉猎讨论。 素敏希望他们不要结婚,小敏也不想结婚,陈卓听小敏的,自然也是不结婚,看似所有人的观点都一样,但真的就是不结婚这么简单吗?
有一场车里的戏,小敏问陈卓你想跟我结婚吗?
陈卓犹豫了很久,这其实也是小敏一直的想法,不要结婚。
但小敏还是难过了,小敏的难过便是婚姻制度对我们的双面性。
一方面我们不想面对婚姻所带来的压力,特别是在双方父母、社会时钟的催促下,这好像变成了一个待完成的任务。 另一方面,对方如果在恋爱关系中,丝毫没有要跟自己结婚的意思,我们又会一时之间感到失落,认为它是一份不稳定的感情。
这种对婚姻又恐惧,又热爱的矛盾,在当下是无法被抹去的。 所以,《小敏家》只能在大晴天里,用一场突如其来的太阳雨,去浇灌、冷却这场没有定论的争吵。
最终,都还是回到海报上的那一句:“婚姻无法定义我们的生活,但是爱可以。”
写在最后 这场雨也是《小敏家》给予我们的温柔。 它还可以是陈卓给小敏买的、她爱吃的栗子。 在她剥栗子时,开着车的他还会提醒道,“剥开拿暖风吹吹,别吃凉的,吃完凉的胃不舒服。” 是孩子们都睡着以后,忽然想开车去她家楼下的冲动,是赶在24点之前准备的星星灯、玫瑰花和香槟,用那个小视频和亲吻庆祝的恋爱一周年纪念日。 是彼此之间的那句:“谢谢你。”
配图/《小敏家》
配乐/周深 - 《说声你好》
:
,
.
Video
Mini Program
Like
,轻点两下取消赞
Wow
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其他